本网讯(通讯员 张觅)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大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湖南中医药大学师生第一时间,通过电视、报纸、网络、手机APP等平台,学习全国两会精神,在收看收听的过程中,不时就有关问题进行思想讨论交流。
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党委书记 秦裕辉: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最大的感受就是“实”,总结工作实事求是,总体目标切实可行,部署工作求真务实,特别是报告中又一次提到了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我们高等教育工作者倍受鼓舞、倍感振奋。作为湖南唯一的高等中医药院校,我们将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家毫书记来校调研指示精神,始终坚持把加强党的领导作为根本保证,始终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始终坚持把深化综合改革作为根本动力,始终坚持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健康湖南建设作为根本要求,以巡视整改为契机,聚焦主业,深耕特色,全面提升办学质量和发展水平,着力建设同类一流、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不断发扬光大中医药事业,以优异的成绩向新中国70年华诞献礼!
针灸推拿学院教授、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常小荣: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本次两会聚焦的教育改革议题提出: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发展“互联网+教育”。作为中医院校的教师,我们应坚持以学生为本,传中医之道,以推动中医药事业的传播与发展为奋斗目标,坚守中医人的本心——德才兼备,治病救人。我深感肩上责任的重大,更加明白要以身作则,用自己对中医的热爱感染学生,坚持以传承为基础,引导学生加强中医古籍的学习,重视中医在现代临床的灵活应用,为医疗行业输送理论功底扎实、医疗实践能力过硬的中医人才,这关乎教育,也关乎中医的传承与发展,更关乎人民健康,是挑战,也是人生价值的体现。
湖南中医药大学教务处处长 李铁浪: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发表的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有三点涉及教育行业,在“多管齐下稳定和扩大就业”中单列职业教育,在“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中谈其他教育,同时提及“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相比较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19年政府工作报告关于教育的表述要求更高、更量化和更有针对性。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及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结合19年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的要求,推进我校一流本科建设,我们计划启动和加强以下工作:面对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全校上下务必要全面、精准、深刻把握高等教育形势,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坚持立德树人,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强化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开创学校本科教育工作的新局面,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而努力奋斗!
科技处处长 李江山: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到科研经费“包干制”。这些年来,如何让科研经费既管理得当,又能给它的使用“松绑”,一直是教育界、科技界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可以说,“包干制”是对科研规律的尊重。现行的科研经费主要实行预算制和报销制,预算是好事,但过于机械,在申请经费使用时,就要求一定要预算准确,而科研本身就有很多不确定性,很可能在实施过程中,受个别客观因素的影响不能达到预期进展,所以很难具体预算。科研经费包干制的实施,可以使科研任务与经费直接挂钩,技术责任和经济责任都更加明确,科研课题的效率或将大大提高,并且能够把科研人员从繁琐的管理体系中解放出来,把这个枷锁给打破,最大化地解放科研生产力,从而让科研人员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研究中,进一步产生积极的带动示范效应,在社会上形成浓厚的创新氛围,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真正落到实处。
中医学院讲师 孙相如:
在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党和国家领导人一如既往的对中医药事业给予了大力支持,继续重申和强调支持中医药事业的传承与创新。身为湖南中医药大学教学与临床的一线青年教师,我认为,在未来一年的改革攻坚战中,作为中医药领域从业人员,除了为自身事业的继承与发展尽最大努力以外,多项改革工作都可以彰显中医药的特色与优势,总结起来可以说:生态建设,中药重要;精准扶贫,中医到位;农村建设,中医有为;分级诊疗,中医贯彻;文化要传,中医先行;科技创新,中医自强。作为青年中医人,我们既要自觉强化专业能力,更要着眼于国家、社会、人民的发展与需求,才无愧于大医精诚、仁心仁术的价值观追求!
药学院团委书记 张毅韬:
从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们感受到了国家正在从顶层设计上来一步步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尤其是“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句能够让普通老百姓感受到党和政府正在“千方百计为老百姓做实事”的一句话。我国过去短短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全世界瞩目的成就。从中医阴阳学说角度来看,发展与民生仿佛是矛盾的阴阳两面。只有顺应规律,既寻求发展又保障和改善民生,才能实现“阴平阳秘”、“阴阳皆长”。这说明,在发展与民生这两大国家目标同时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可持续的、有保障的、使人民感到幸福的治国理政思路。
2018级中医内科硕士研究生 钱舒乐:
从“希望工程”到“实施义务教育”再到“建设教育强国”,我国的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从“没学上”到“有学上”再到“上好学”,我们得到了日益优质的教育。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作为一名学生,我感受到了国家对于教育的重视。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祖国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位青年的奋斗与拼搏。祖国为我们创造了这么好的条件,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奔跑、奋力追梦?我们生活在一个好时代——一个追梦人的奋斗时代,奋斗者的幸福时代。希望我们青年一代,坚定理想信念,“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成为中国梦实现的见证者,国家兴旺的建设者,与时代同行,与祖国同进。
2016级针灸推拿4班 方艳:
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政府在为人民办实事,各项工作的实施使我们的生活更便捷,更智慧,更绿色,更幸福。互联网+政务服务让我们可以足不出户就能办理繁杂事务,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使我们的生活充满科技元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提出让我们有理由相信总有一天,雾霾会被驱散,取而代之的是蓝天白云,而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日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让我们的幸福生活有政策保驾护航。不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的发展,都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为之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