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全国人大代表、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张涤的微信公众号里,一条因为他要来北京参加两会的“停诊通知”阅读量已破四千,还有不少家长通过后台发来各种问诊消息。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一年来,尽管周一到周五都要坐诊,每天要看超过200名患者,此外还有问诊咨询、参加义诊、授课讲座等繁重的工作,张涤却依然在工作间隙,参加了多次调研活动,并把所见所思整理成建议。
一次,调研活动撞上出诊日,虽然提前发出了“停诊通知”,但张涤硬是在当天早上7点多就到了诊室。“肯定会有提前挂了号又没看到通知的患者,不能让他们白等。”果然,十几个小患儿一早就等着他。看完之后,他又快步前进,终于在9点前赶往马路对面的省人大机关坐车去参加调研。下午5点多调研结束返回长沙,他又马不停蹄回到诊室,继续帮几个发烧咳嗽的孩子看病。“不管多忙也不能耽误孩子的病情。”
履职这一年来,张涤觉得最大的感受是,自己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职责。“以前可能只关注自己专业领域里的事,但现在会更关注整个行业甚至社会的热点难点,这样才对得起人大代表的身份。”他正在起草一份建议,我省的中医产业发展要遵循中医发展规律。这是一个很大的题目,但却是张涤在多年行医过程中发现的中医发展最大的瓶颈问题。“比如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基本都是照搬西医临床人才的培养模式,但事实上,中医有自己的特点,实践、师承等都必不可少,不是简单的按医学生规培制度就可以了。”
另外,张涤还认为我国医疗资源分配不平衡客观上造成了大医院的看病难问题,他还将在接下来的调研中,去大量接触基层实际情况。谈起履职感受,他认为和当医生一样,需要用心。“就像用心为患者开出药方一样,履职建议也要用心。”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 特派记者 黄京 刘璋景 北京报道